海線媽祖廟宇導覽中,我們走過大肚的萬興宮、梧棲的朝元宮以及大甲的鎮瀾宮。這幾個宮廟均有其建築特色與歷史。但,這其中一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鎮守在廟門口的獅子。
臺灣廟宇建築中,除了廟門上會有門神與太監的畫像外,通常門口會擺放一對獅子。這對一公一母的獅子很容易辨認唷!如果您是面對著廟門,在您右手邊的是公獅,通常他身上都會綁著銅錢,而母獅更容易辨認了,因為母獅子腳邊通常會有一頭小獅子。
我住在霧峰鄉的丁台村,村內有個二媽廟,而在過去時,中部地區有媽祖遊十八庄的慶典,此外,中元普渡時也一定會訂定一個全村到二媽廟口集合共同普渡的日子,記憶中,在等待拜拜的過程,我超級喜愛爬到廟門口的石獅上坐著。在Sylvia小時候,Sam還在媽咪的肚子裡,我與Frank及台中的家人一起到鹿港朝天宮時,也讓Sylvia坐在石獅上呢!
臺灣廟宇的獅子為南方獅,與中國北方獅相較而言,南方獅的造型較為可愛,在石材方面,我們參觀的這些廟宇的石獅,多以青斗石雕刻而成。有興趣者,可利用Google查詢北方獅與南方獅的圖片比較。
然而,導覽老師說獅子的作用,是用來看守廟宇的。看獅頭可以看得出來該地方的地理環境的好壞,如果獅頭抬頭望天,表示該地方可能土地貧瘠,生活環境不是相當好,所以獅頭朝天祈求上蒼庇佑廟宇的香客以及居住在這一塊土地的子民。尤其在梧棲地區,因為靠海,土地貧瘠,且冬天風大,所以廟宇的獅子抬頭對著蒼天呢。我對於老師這樣傳神的介紹,讓我深深感動,因為,獅子自己要看守廟門,母獅也要照顧自己的小獅子,可是,他們還抬頭望著天,請求蒼天庇佑,庇佑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這對石獅,讓我想起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的公公婆婆。我們也是這樣,在他們的羽翼下,被保護著,慢慢地長大。也因此,石獅抬頭向天的影像,常常在我心苦時,浮現在我腦海。
獅子的嘴巴裡通常會有一顆圓圓的石頭,那是獅子修行的丹心呢!不過,朝元宮的獅子的丹心不知道被哪個信徒A走了,所以若到朝元宮去,沒看到獅子的丹心,不是師傅忘了做,而是不見了!
在朝元宮時,導覽的老師提到以前的人進廟門時,通常會唸以下口訣:
「摸獅頭〜好彩頭,摸獅耳〜事事都順利,摸獅嘴〜大富貴,摸獅尾〜賺傢伙,石獅,石獅〜賺錢呼(我)開。」然後在把錢幣丟到 獅子的嘴巴裡面。很有趣吧!下次到廟裡拜拜,也記得摸一下獅頭討個吉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