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 Readers Cookie Alerts

顯示具有 媽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媽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四, 3月 21, 2024

三月迎媽祖

每年三月,媽祖繞境的活動,很勾起我回憶小時候與媽祖有關的記憶。當然,更想念已經不在的爺爺奶奶與爸爸。還有,我記憶的味蕾,把媽祖生與美味的枇杷及小玉西瓜聯想在一起。

村裝有座二媽廟,小時候在爺爺奶奶跟前跟後,每逢大節日,會有祭祀活動需要到二媽廟去。

小時候對於媽祖的印象就是3月23日是媽祖生日。彼時中部有媽祖遊十八庄,也就是媽祖會到這十八個庄去作客,其緣起與稻瘟有關

每當媽祖要到我們村庄作客,那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很忙碌。爺爺需要幫忙扛媽祖轎(印象不深了),然後媽媽與奶奶在媽祖經過的時候,要準備香案拜拜。晚上的時候則要百桌宴請賓客。彼時奶奶都會要我記得跟小學老師說:老師~今晚來呴溫請。奶奶真的是很有老派溫情的人啊!

根據中國時報於 2001/04/09,記者石道甲報導:

  1. 過去沿街走路繞境的習俗,為節省時間及體力,早已改為車隊遊街的方式,缺少了親切感。
  2. 九二一地震後,又遭逢經濟不景氣,過去家家戶戶請客的情形,今年有時周遭數條巷子都找不到有人請客,即使宴客也是二、三桌意思意思一下而已。

而後,還有在2019/1/5中國時報提到:兩宮廟誰正統 爭議未解 旱溪媽遶境十八庄 恐各走各的。在Wiki上也有提到此爭議。

多年前有次在媽祖生的季節回家,剛巧也有媽祖繞境,才知道媽祖一直都在。只是,形式不同。

以此文感謝媽祖一直以來的慈悲庇佑。也思念我的爺爺奶奶與爸爸。

星期四, 6月 26, 2008

海線媽祖廟宇導覽--獅子篇

海線媽祖廟宇導覽中,我們走過大肚的萬興宮、梧棲的朝元宮以及大甲的鎮瀾宮。這幾個宮廟均有其建築特色與歷史。但,這其中一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鎮守在廟門口的獅子。

臺灣廟宇建築中,除了廟門上會有門神與太監的畫像外,通常門口會擺放一對獅子。這對一公一母的獅子很容易辨認唷!如果您是面對著廟門,在您右手邊的是公獅,通常他身上都會綁著銅錢,而母獅更容易辨認了,因為母獅子腳邊通常會有一頭小獅子。




我住在霧峰鄉的丁台村,村內有個二媽廟,而在過去時,中部地區有媽祖遊十八庄的慶典,此外,中元普渡時也一定會訂定一個全村到二媽廟口集合共同普渡的日子,記憶中,在等待拜拜的過程,我超級喜愛爬到廟門口的石獅上坐著。在Sylvia小時候,Sam還在媽咪的肚子裡,我與Frank及台中的家人一起到鹿港朝天宮時,也讓Sylvia坐在石獅上呢!

臺灣廟宇的獅子為南方獅,與中國北方獅相較而言,南方獅的造型較為可愛,在石材方面,我們參觀的這些廟宇的石獅,多以青斗石雕刻而成。有興趣者,可利用Google查詢北方獅與南方獅的圖片比較。

然而,導覽老師說獅子的作用,是用來看守廟宇的。看獅頭可以看得出來該地方的地理環境的好壞,如果獅頭抬頭望天,表示該地方可能土地貧瘠,生活環境不是相當好,所以獅頭朝天祈求上蒼庇佑廟宇的香客以及居住在這一塊土地的子民。尤其在梧棲地區,因為靠海,土地貧瘠,且冬天風大,所以廟宇的獅子抬頭對著蒼天呢。我對於老師這樣傳神的介紹,讓我深深感動,因為,獅子自己要看守廟門,母獅也要照顧自己的小獅子,可是,他們還抬頭望著天,請求蒼天庇佑,庇佑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這對石獅,讓我想起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的公公婆婆。我們也是這樣,在他們的羽翼下,被保護著,慢慢地長大。也因此,石獅抬頭向天的影像,常常在我心苦時,浮現在我腦海。

獅子的嘴巴裡通常會有一顆圓圓的石頭,那是獅子修行的丹心呢!不過,朝元宮的獅子的丹心不知道被哪個信徒A走了,所以若到朝元宮去,沒看到獅子的丹心,不是師傅忘了做,而是不見了!

在朝元宮時,導覽的老師提到以前的人進廟門時,通常會唸以下口訣:「摸獅頭〜好彩頭,摸獅耳〜事事都順利,摸獅嘴〜大富貴,摸獅尾〜賺傢伙,石獅,石獅〜賺錢呼(我)開。」然後在把錢幣丟到 獅子的嘴巴裡面。很有趣吧!下次到廟裡拜拜,也記得摸一下獅頭討個吉利喔!

星期一, 3月 24, 2008

海線媽祖廟宇導覽--出發!

還在唸研究所時,每年看到農曆三月媽祖的報導,總是想著何時可以跟著媽祖的鑾轎一起走。在三月初的下午,當我在辦公室收電子郵件時,腦中還浮現著今年要到中南部去實現願望,沒想到公文系統就有台中縣文化局所辦的海線媽祖廟宇導覽的消息。

打電話和法藍客確認他是否要和我一起參加,沒想到他同事Marx的婚禮,也在我們活動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8日晚間要在彰化線西自宅辦理婚宴。3月9日則是導覽。真的好幸運!冥冥中,我們真的有媽祖的庇佑呢!真的有心誠則靈的感覺。

我們3/8下午,在Sylvia上完舞蹈課後,睡過頭的我們,在四點多才從家裡出發,靠著有點準又沒有太準的導航系統引領我們到Marx的家裡去。沒想到根本都還沒到達目的地,趴趴狗就說導航服務結束。真是傻眼!不過,我們在jw同事Magic來電確認時,也同時踏入了Marx家,看到了忙了一天但仍喜氣洋洋的新郎官。(人家真的喜氣洋洋阿!只是,可能是眼睛的關係,看起來還是有點沒睡飽的感覺。恭喜Marx!)

我們這一桌覺得很有趣的是線西的許多道菜都需要再加熱。有一道菜還是端菜的大嬸提醒我們這道菜怎麼還沒加熱?!當下就覺得我們遠道而來的這群「臺北俗」 真是俗到線西來了!您看!滿桌的酒菜讓人感受到新郎新娘的誠意呢!

我跟Frank兩人在霧峰家過夜,老實說我們兩個人都睡得不太好。五點多就醒了,因此就請霧峰媽媽幫忙帶照顧小孩,我們就開車往大甲出發。因為歷經趴趴狗的迷航導航(我覺得是那天雲層太後導致衛星定位不準,而不是兔把把判斷不對。)所以我們一致認為應該早點出發,以免遊覽車跑了,我們的導覽也泡湯了!不過,這次趴趴幫我們指點得很正確,約末六點就到了大甲。我們把車停在大甲鎮公所的停車場後,便信步在大甲鎮內到處亂走。
首先到三級古蹟文昌祠內走看,不過文昌祠內的廁所,也滿像三級古蹟的,這就不討我的歡喜了!


由於今年的三月九日剛好也是土地公的生日,當我們步入大甲鎮瀾宮時,那時清晨六點半不到,鎮瀾宮內就已有許多虔誠的香客來回穿梭,桌上則擺滿了金紙與水果。 我們雙手合十,像媽祖鞠躬。

拜完後,接下來要祭五臟廟,沿著鎮瀾宮的周邊走,在跟鎮瀾宮平行的方位,在大甲郵局對面巷內,我和Frank吃起了早餐。我點薏仁漿加豆漿和一份燒餅夾蔥蛋,薏仁漿加豆漿營養好喝又不會太甜膩,有黃豆的營養和薏仁的利水與美白作用,真是一兼二得!這是我至今仍縈繞在心頭的好味道呢!(愛吃鬼!!)而燒餅比我們一般在臺北吃到的更厚,所夾的內容中,有蔥蛋,老闆娘媽媽們會在燒餅內加一些醬油膏與灑一點黑白胡椒粉,味道不錯唷!


這家早餐店,是由一群媽媽們所組成的團隊。下次還要再來吃!大甲小吃很多,而且有糕餅,我愛大甲鎮!(明明就是妳愛吃!)


看到沒!就是這家大成豆漿燒餅店!

吃完早餐,Frank和我又走回車上,補一些眠,等待集合時間的到來。等我們醒來,旁邊也多出很多車,以及許多等待中的同行學員。感覺真是興奮。好客的大甲鎮公所還特別開門讓我們進去倒水和上洗手間。出發囉!